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一届三次职代会工作报告
时间:2023-02-16 16:04:29
点击数:

瞄定新目标 构建新格局

奋力开启现代化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一届三次职代会工作报告

李朝争

2023年1月1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医院向大会做行政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两个部分,请审议。

第一部分  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两级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干部职工聚焦高质量发展任务,坚持疫情防控与日常医疗“双线作战”,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提质增效、精细管理,全面提升了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全年完成业务收入4.84亿元,同比减少6.92%。收治住院患者21506人次,同比降低1.28%。完成手术14937例,同比降低3.55%。平均住院日9.73天,同比增加0.11天。

一、履行社会责任,持之以恒抓疫情防控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共选派16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上海、郑州、安阳、保定、廊坊、内蒙古等地疫情防控工作,助力冬奥会、冬残奥会核酸检测工作。支援雄安新区、霸州市、任泽区、清河县、沙河市、南和区、邢东新区等地核酸检测工作,及时有效完成中华街道全员及重点人群核酸筛查任务,全年累计核酸检测364万人余次;支援邢台北高速路口疫情防控检查,协助信都区做好隔离点医疗救治、疫苗注射等医疗保障工作等,圆满完成各项疫情防控任务。

细化疫情防控措施。紧跟国家形势政策,及时调整院内疫情防控策略。院领导带队督导检查疫情防控落实情况,累计整改解决问题650余项。强化发热门诊管理,全流程闭环管理发热病人,严格周转病房使用,规范普通病房收治。设立阳性患者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实现分流诊疗,优化急诊科人员配置,确保入院分诊、紧急抢救有序进行,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在医院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候,全体领导班子驻守医院,成立了六个专项工作组,每天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日事日毕,全力保障医院平稳运行。广大干部职工自觉以医院大局为重,积极响应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整体安排,奋力投入到诊疗一线,共计265人、2500人次抽调参与防控重点岗位工作,涌现出王振辉、龙超等一大批疫情防控先进典型人物,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在此,我代表医院向疫情期间广大干部职工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二、围绕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医改新常态

绩效“国考”再创佳绩。医院连续四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无年报综合组中考核等级为A。尤其在今年公布的2021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国家监测指标839.5分,取得了全国无年报综合组第4名的好成绩。

扎实落实医改制度。细化耗材收费,为耗材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按政策要求执行创伤、关节类骨科耗材等29种耗材带量采购工作,建立月度使用计划,采取适当行政干预措施,做好预警监测,保障集采耗材供应,降低耗材成本。

主动适应DIP付费形势。多次组织开展DIP专项培训,推进医院DIP付费改革相关工作。建立健全病种诊断管理库,完善信息上传系统,建立国临版和医保版诊断编码转换库,确保DIP结算及时准确。结合DIP付费数据规范科室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调整收入结构,保证科室病种收益。不定期开展医保专项检查,加强在院患者管理,规范收费,获得河北省医疗保障局高度评价,被评为“打击欺诈骗保”先进单位。

三、围绕运行高效,持续提升管理新效能

强化医院治理能力。坚持对标管理,成立10个专业对标管理组,制定对标计划,通过立标、对标、达标、创标等环节,广泛吸取先进医院的管理经验,夯实管理基础。加强运营管理,充分发挥运营助理作用,通过月度通报科室业务、创效、成本等数据,引导科室注重经营。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入手,不断加强科室诊疗活动全过程管理,为新医改形势下绩效改革提供依据。规范合同管理,实现全部合同建立台账,审查率达100%。

激发医院内在活力。强化政策导向,修订年度绩效考核方案,进一步向临床一线倾斜,向技术岗位倾斜,引导全院职工创新创效。梳理全院单项奖方案,重新明确奖励制度和奖励标准,提高单项奖励的激励作用。用足国家利好政策,顺利成为邢台市就业见习基地,获批见习岗位40个,节省人力成本60万元。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为职工减免个人所得税20余万元。获批省、市工伤康复定点机构,进一步推动我院工伤康复事业发展。

矿(处)医院转型发展。各院立足实际谋发展,在医养结合、双向转诊、保障井口服务、核酸检测服务等方面做出努力,通过转型发展促进扭亏脱困。东庞医院、四处医院、葛泉医院获批长护险定点医疗机构,正式开展长护险养老病人收治,共收治养老病人54人。章村医院充分利用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强双向转诊。邢煤医院积极探索对外合作思路,加快对外合作进程,助力医院转型发展。

四、围绕质量安全,不断深化医疗内涵

织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管理方面,树立医院“大安全”观,细化安委会职责和成员部门责任;编发《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医院、科室、岗位的安全第一责任人。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完成17类近90项特种设备归类和安全风险分级,固定归口责任。调整《安全生产考核奖惩管理办法》,增加医疗、护理、感控等安全考核内容,降低医疗及其他安全责任事故发生风险。在安防方面,增加安检机、金属探测门2套,顺利通过省卫健委和公安厅的安防专项检查验收。在发热门诊、核酸监测点等区域增加监控10处,消除区域监控“死角”。

持续提升医疗安全质量。建立健全“两级三层”质控体系,完善临床科室“6+X”质控模式,医技科室“1+1、点对点”质控模式,职能科室建立科室质控指标体系,促进全面质量管理。严格落实核心制度,建立了由急诊科主导的多发伤急诊患者多学科会诊机制。在全院范围内实施主诊医师组及亚专业管理,明确责任主体,提升医疗效率。强化负性指标分析,及时排查住院超30天、非计划重返事件、医疗不良事件等医疗安全隐患。对非计划再次手术、术后切口感染进行专题讨论分析,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医生、重点患者、重点环节的严格管控,提高围术期管理意识,有效降低I类切口感染隐患,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13%,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

鼓励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深入推进科室自查、职能部门专查、院领导督查的三级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将隐患问题纳入台账管理,共查处各类安全隐患276项,整改率达到95.3%。持续推进“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累计整改199项隐患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行消防“分级管理、分片负责”网络建设,与85个部门签订消防安全承诺书,层层压实消防安全责任。

五、围绕学科建设,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多措并举引育人才。转变工作思路,以岗位需求、学科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常年招聘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已有20名优秀人才报名。制定《人才工程方案》,明确了我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为我院人才“选、育、留、用”提供了重要遵循。

学科建设步伐加快。骨科为引领,打造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支柱学科,建立优势学科群,树立业内优质品牌,骨科部增开骨科十二病区,骨科顺利通过“十三五”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验收,骨科实验室成功获批邢台市脊柱外科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医院在建设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外科部以微创手术为突破点,积极拓展疾病治疗业务,不断提升诊疗服务能力。神经外科成功实施1例T1-T7蛛网膜网带病手术治疗,该手术在国内尚属罕见。内科部加强介入手术能力建设,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内科二病区心脏介入团队独立开展冠脉介入复杂手术;直线加速器速锐3.0开机使用,实现放射精准治疗。医技部CT/MRI科在邢台市重点学科验收初评中,位居全市所有学科第三名,创出最好成绩。

临床科研亮点纷呈。获评河北省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2项,获批冀中能源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列入邢台市重点研发计划26项。共发表论文76篇,其中SCI论文9篇,双核期刊6篇,其他核心期刊22篇,学术期刊39篇。登记科研成果14项。审查通过新技术、新项目56项。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专利权人为医院有效专利共计29项,专利权人为个人的职务发明共计6项。获批国家级继教项目2项,省级继教项目13项,市级继教项目6项。

六、围绕重点工作,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以服务能力助推满意就医新体验。以“五好两满意”为目标,大力推行一系列人性化服务措施。院领导带头体验“一号导医”,深入一线了解患者需求。召开医院、病区两级公休座谈会,开展“优质服务科室评选”、“窗口流动红旗评选”活动,提升为患者服务的责任意识。关注患者就医体验,病区设置重症病房,对术后患者开展疼痛管理和术后康复治疗,保障患者安全。大力推行日间手术,共完成841例,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和陪护压力。开展患者回访意见管理“回头看”,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开展病案复印电话预约、远程邮寄,投入爱心共享轮椅33台,提升服务品质。

以信息建设助推智慧就医新体验。成功申办互联网医院牌照,成为邢台市首批互联网医院之一,积极开展互联网医院诊疗,方便群众就医。超融合+分布式存储项目已完成阶段性验收工作。数字化医院信息化建设服务项目进入实施前准备阶段,全力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广门诊诊间付费,实现住院押金线上缴纳,让患者少跑路。上线核酸预约检测小程序,有效缓解了排队等候现象,日均核酸检测2500人次。推广“云胶片”服务,简化患者取片流程,避免重复检查,同时为区域医疗、远程会诊提供了数据支撑。正式推出网约护士上门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实现护理上门,温暖到家。

以优化环境助推舒适就医新体验。门急诊及住院部改扩建工程项目,反复优化功能布局,通过了十八部门联审,取得了规划局批复的项目规划意见及审批局批复的项目立项核准意见、招标方案核准意见,完成了项目初步设计初稿及概算编制。投入使用新旧楼连廊,彻底解决新旧楼二三层无法通行问题,方便了医护人员通行。完成了呼吸科危重症监护室改造、钼靶机房改造、全面铺开病区6S管理,不断优化医院环境,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此外,招标管理、法律事务、档案管理、预防保健、信访稳定等各项工作也不断加强,做出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2年,全院干部职工顾全大局、勇于担当,自我加压、主动作为,以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与医院同呼吸、共命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多项数质量指标再创建院以来新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在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节奏快的挑战下,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医院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医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医疗政策改革挑战突出,随着医改政策的深入推进,医院收入必将进一步受到影响,运行效率需要再提升,医院硬件环境及信息化建设还跟不上医改政策的推进步伐。二是学科间发展还不均衡,骨科再提高业务量相对困难,其他学科提升空间还很大。三是人才队伍建设还需完善,优秀、高端人才紧缺,人才梯队结构还不够合理。四是综合实力还不具备区域优势,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有差距,在人文底蕴和区域影响方面还有待提升。五是医院发展与职工的期望存在差距,还不能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所有向往。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继续强化目标责任和问题导向,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部分 2023年工作安排

全年工作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的整体决策部署,按照医院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打造区域医学高地,全面优化就医体验,精益管理、质效双升,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而努力奋斗。

(一)经济指标: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总院业务量同比增长10%,矿(处)医院实现扭亏。

(二)运行指标: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等级保持A;各项医疗质量指标达到三甲医院要求;实现医疗安全零事故。

(三)重点工作一是二期工程配套搬迁改造项目有序开展,具备破土动工条件;二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HOS信息化建设项目,提高“智慧医院”水平;三是探索完善绩效考核改革方案,激发职工干事创业活力;四是实施组织机构改革,管理体系更加畅通。五是建立DIP病种数据库,持续优化临床路径;六是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围绕实现上述任务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改革、统筹推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纵横联动的考核评价体系,力争在总得分上再有突破。以外部考核引导内部评价,全面对标国考指标体系,制定医院目标分解任务,落实情况与绩效分配、资源配置、评优评先挂钩,把绩效考核指标作为运营管理的杠杆,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把CMI值的提升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抓,通过调整院内绩效考核方案,加大鼓励收治危重症的力度,探索建立疑难病例收治积分制,积分结果与职称晋升挂钩,力争使医院总体CMI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以DIP医保付费方式改革为导向。不断优化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进一步加快新技术开展步伐,寻找新的医疗服务增长点。汇总分析历史DIP结算数据,加大院内DIP专项培训力度,进一步推动精细化改革,核算各科室病种成本,了解盈亏情况,建立院内DIP病种数据库。形成符合医院实际的每个病组的量化治疗标准、药品标准和耗材标准,对CMI、成本产出等进行监测评价,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推进职能科室架构改革落地。按照集团公司安排部署,一季度前完成职能科室“大部制”改革,对标同类医院先进模式,进一步整合管理职能,减人提效,最终建立起畅通、精简、高效、的大质控、大医务管理体系。

稳步推进矿(处)医院扭亏局面。坚持扭亏目标导向,根据矿井生产现状和各院的医疗影响力,坚持“一院一策”,实行业务差异化发展,一是拓展服务外延范围、拓宽体检渠道项目,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增加外部收入来源。二是明确功能定位,合理优化资源布局,坚持精干高效用人原则。三是高效推进医养结合,协调改造资金解决环境问题,积极引入管理经验丰富的第三方公司参与进入,早日实现良性循环。对于扭亏有望的给期限、给政策、严考核,助力扭亏脱困;对于扭亏无望的,采取对外托管、减人扭亏、关停退出等措施扼制亏损。同时严格考核奖惩,扭亏单位以部分超额利润奖励主要负责人、上浮效益工资;超亏、新亏单位下调工资额度,并对主要负责人给予降职或免职处理。2023年要坚决打赢亏损治理歼灭战,所有亏损矿医院要全部扭亏或退出。

二、精益管理、优化机制,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推动医院管理提质增效。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管理推进的工作机制优化供应保障,加强对新采购设备的效益分析,对照采购前的论证报告,考核效益完成情况。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耗材精细化管理,监控执行标准国码下的耗材使用情况,探索DIP付费、耗材贯标下的耗材使用管理思路。尝试装备维保整体外包,将管理、维修、保养等工作规范化、标准化,降低运行成本。扩大后勤“一站式”服务辐射面,提升后勤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万元收入能耗支出要持续降低。实施电子一日清单,节约经济成本,减少临床工作量。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为抓手,全面排查问题隐患,预防安全隐患演变为事故。

提升医院经营水平。凸显运营管理效能。要将运营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医院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将全面预算执行到科室,增强全员预算意识,努力实现无预算不支出,支出必问效,无效必追责,探索科室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挂钩的管理方式。建立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严格管控公共消耗材料和不收费耗材,管理费用压缩10%。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和预算管控,资金收支预算累计执行率达到80%以上。严格落实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逾期应收款和年度应收回款率要达到100%。改革绩效分配制度。适时引进绩效考核第三方服务,探索RBRVS绩效分配新方法,结合DIP付费方式改革,建立正向激励和倒逼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制度,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等人员倾斜,更加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全院职工干事创业新活力,促进工作效率、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对现有的单项奖项目进行梳理,在充分考虑医院实际和绩效管理导向的基础上,严格把关兑现,在单项奖设置方面进行合理调整,切实发挥好单项奖的激励作用。严格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60%至70%的结余留用资金用于职工薪酬发放,进一步规范中医、中药奖励,完善快速发展门诊科室的绩效考核办法。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在DIP定额支付的背景下,继续坚持五个当天服务要求,大力开展日间手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检查项目尽量在门诊完成,进一步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率,推动医院尽快完成向高效运营模式的转变。调整门诊收入占比。持续加大门诊开发力度,拓展诊疗科目,重点开展医学美容、心理门诊、心脏功能康复、门诊康复、门诊理疗等工作,扩大预防保健服务范围,增加接种种类,门诊总体收入占比达到26%。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加强制度、流程、环节及投资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降低经营及投资风险。定期或不定期对已经签订的合同进行执行追踪,防范化解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完善法律顾问联动处理机制,为对外经济往来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外包服务监管,明确授权的方式、内容、程序和责任,管理有侧重,到位不越位。

三、注重质量、夯实基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一以贯之抓紧抓实医疗质量安全。深入推进科室质控。去年医院大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两级三层质控体系作用明显。但从具体效果来看,还存在管不到、管不全、管不住、管不好的情况,院科两级质量控制体系的协同效应还有待提升,院级层面对科室层面缺乏管控力、科室层面质量控制体系流于形式的情况时有发生。要继续深化大质控的管理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源头预防、环节控制、终末管控,强化关键指标和负性指标的管理,定期点评质量管理和安全目标落实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质量监管效能,实现医疗质量动态评估与反馈,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管,以重点工作为切入点,加强质控效力,保证医疗安全与质量的持续提升盯紧关键指标。把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多年得分不高,特别是丢分严重的指标作为日常工作中的管理重点,在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加强单病种质量控制方面下大力气。鼓励临床科室开展利用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等现代微创手术目录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经非自然腔道入路进行的微创手术,特别是对已具备相应人员、技术、设备等条件但尚未在院内开展的微创手术给予特殊政策,提高院内微创手术覆盖面的深度和广度。将修订后的临床路径尽快投入使用,推进临床路径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临床路径的合格率和各项指标要求。深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以“两大中心”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救治单元,推动其向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迈进。

以不良事件为抓手构建优质高效控制体系。不良事件报告率纳入2023年医院重点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感,调动积极性。一是成立由医务、护理、院感、各临床科室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完善不良事件管理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重点明确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管理;二是加强培训,持续提高医务人员、职能科室识别与防范不良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引导职工主动发现和上报不良事件。三是建立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监测和评价机制,按季度进行数据分析和反馈,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提出改进措施。探索建立不良事件评价分析新机制,通过调研分析,找出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目前国家防控政策更加趋于精准化、科学化,一方面要持续强化院感防控管理,细化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管控措施,提高重大疫情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加强疫情防控应急准备,总结方法措施,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处置及时。

四、学科融合、搭建平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锻造医院强劲核心竞争力。打造高水平、高层次临床专科。把“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诊断精准化、治疗舒适化”作为推动临床专科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聚焦疑难危重症诊治,建立具有总院特色的卓越专精骨科集群、微创外科集群、泛血管内科集群。加强与省内及京津等地高水平医院对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加大学科投入和平台建设。以“三年上、五年强”为目标,对省、市级重点(发展)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予以大力扶持和投入,优化科研硬件设施,抓好邢台市骨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邢台市脊柱外科重点实验室、骨科实验室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争取在新建科研平台上取得新突破,增加市级重点实验室。加大科研奖励力度,鼓励临床医师特别是年轻医师积极参与临床科研,争取更多科研立项。申报新增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积极联络开展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推动学科均衡发展。针对弱势学科制定专项政策,从医院层面予以重点关注,以人才建设为抓手,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激发创新发展驱动力,奋力开启多学科共同发展新篇章。

构建人才培养评价新机制。着眼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人才工程32条”为指导原则,用好用活选、育、留、用政策,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的机会,选派30至50名骨干医师研修深造,打造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定岗定编定员,对岗位编制、岗位比例和岗位人员资质进行统筹规划,探索实施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为基础的人事管理制度。加强职称管理,针对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探索推行分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按层级逐级晋升,根据级别高低设定基本条件和工作业绩,并对应相应的绩效工资系数,实现职务能高能低,待遇能升能降,切实发挥职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构建专业能力评价体系。根据三甲条款、国考指标、学科建设等要求,结合床位数、主诊组、工作量等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责完成情况为重点,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符合医疗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特点的院科两级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多渠道、全方位的评价。

五、需求导向、共建共享,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文化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门诊就医体验。以集团公司“门诊管理提升年”为契机,用门诊管理的转变带动医院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建立预约挂号系统,根据就诊量变化动态调整各挂号途径号源投放量,建立退号候补机制,提升号源使用效率。大力推行门诊MDT,建立相对固定的专家团队,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医生积极开展。抓紧医学美容科、精神科、老年医学科、全科医学科等专业的跑办,提高综合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制定急诊EICU收治标准,实现EICU正常运转,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加强内部体检管理,全面对接承揽冀中能源内部单位体检业务,与第三方平台开展体检业务合作,在医院公众号开展体检预约服务,优化体检流程,提高个人体检体验。加强住院服务能力建设。实现病区医保登记、医保费用出院即审、床头缴费、床旁结算等便民服务,减少患者跑办时间。发挥省工伤患者异地住院康复定点的作用,开通省内工伤患者出院直报,实现患者备案、登记、审批、结算一站式办理。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强化基础护理,拓展延续护理服务,利用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下的“优嘉护”平台,细化网约护士资质要求。加强临床早期康复服务能力,推进临床康复一体化建设,完善临床科室专科专病早期康复方案。推广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强化中西医协同,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

关心关爱职工。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建立好、总结好、运用好保护关心爱护职工的长效机制。建设全方位服务平台,围绕民主建设、提案处理、生活福利三方面搭建服务平台,涵盖职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重点是精神文化层面。搭建技能提升平台,广泛征集职工意见,把职工想学和医院要求相结合,增强职工个人岗位认知度,凸显自身岗位价值,提升培训和竞赛的吸引力。以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契机,通过劳模、工匠人才传帮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培养一支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的职工团队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善硬件环境为着力点、以打造智慧就医为突破点,全方位、多角度满足社会公共卫生需求。二期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二期工程是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关键所在,承载着全院职工乃至全市人民的期盼。要加快项目前期报建、开工手续等工作,尽早完成旧楼拆除、EPC招标,今年6月前实现开工建设,年内投资完成1亿元以上。推动HOS信息化建设项目落地,全面升级信息系统,不断完善新旧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进一步解放临床,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系统服务。提高互联网医院建设内涵,全面开展预约挂号、预约诊疗、预约检查,做好线上咨询、处方流转等线上诊疗活动,逐步构建“云上总院”,推进互联网诊疗和传统诊疗在品质上、规范上、流程上进一步高效整合。

各位代表,同志们!功崇唯志,业广唯勤;道阻且长,行则必至!新形势需要担当者的作为,新时代成就奋斗者的梦想,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让我们以蓬勃向上、克难求进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全力跨越的豪迈干劲,以披荆斩棘、雷厉风行的顽强作风,奋力开启现代化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辉煌!